原帖链接:http://tieba.baidu.com/p/2922363268?pn=1 11
作者:
解体号舰长
翻地的话:
作为一个魔导玩家,我当然也玩过朱诺魔导,但是很多时候想把自己的感受发出来交流,但是得【这么点书肯定卡吧】【三朱诺会卡吧】这样的回复未免伤人意,我不知道该怎么描述我的想法比较好;单纯地列举上位和自己的经验,战报明显不够
本文很成功地做到了鞭辟入里,讲得很细很深,不仅很适合魔导书玩家,如果有兴趣写卡组介绍文的玩家也不妨一读,那,下面就是正文了~
前言: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前段时间看见日光君写了一篇心得,感觉的确将自己对魔导的构筑与操作思路写出来,供大家参考与交流,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同是魔导书的爱好者,理应为魔导的上位出一份力。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的对象依然是朱诺beat,也许之前关于朱诺beat的文章已经出现了几篇,但这不是坏事。
首先,我想先从大方向分析魔导这个卡组的打法,毕竟玩一套卡组要有一个指导的思想,才能在这底下建立自己的体系,和打出属于自己的操作。
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到底魔导真正给予对方压力的地方是什么?或者说,有哪些值得对方畏惧的东西?
我的第一个答案,是书院。这是一个不难得出的答案,每轮能稳定抽二,而且起到回收,循环的作用。可以说,正是书院的存在,令魔导实现了与蒸笼同样强大的地方:资源立体化循环利用。
仔细思考,这个答案并不完全。真正在背后决定一切的,是朱诺,和恶灵。
没错,在竞技中,资源的积累是胜利的第一步,在那之后,是资源的兑换。而在魔导这个系列中,实现资源兑换的,正是朱诺和恶灵。
某著名玩家在神判魔导时期,曾放出宣言:“相比起神判,我更希望K社能禁掉恶灵。”在仔细思考之后,发现这是多有道理的一句话啊。
这一段话,我放在文章的最开始。之后的一切讨论,将紧密结合这段话,将其作为指导思想,实现在构筑与操作中。
一:论重坑的重要性。
玩魔导的众多玩家,都明白每回合稳定一张恶灵对魔导的意义之大。当然,我相信各位也有思考过,刷恶灵的条件和当中付出的代价。
刷书是其次,毕竟一本奥义就能刷两本书。
正如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每回合一张恶灵,意味着每回合一张奥义。但我们真的有那么多奥义吗?
在每次我们回合结束时,我们都力求手里有奥义或者蜡板。但即使如此,我们还要面临更多突发情况:对面重坑,我方需要检索律法;场地被C2旋风,需要重新开;朱诺被破坏,需要检索死灵…这时的奥义,将比杜甫还忙。
坑的作用,第一,就是分担恶灵的压力—让奥义腾出来,作为检索书院,死灵,律法的后续。
至于重坑的其他作用,将在下文中提到。
二:朱诺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
在分析朱诺的作用时,我想先打一个比喻。
在甲虫装机统治环境的时代,曾经出现过在甲虫中加入发条系统的阶段。显然,发条系统的作用是在甲虫国标后作出发条国标削3手,令对手放弃治疗。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假如在一场比赛中,发条系统没有发动过一次效果,那么这个系统是否作出了贡献?
答案是,是的。
发条系统一个隐藏的强大点,就是令对手处于两难境地:到底这些手牌是set到后场防止削手,还是拿在手中防止黄蜂?这就打破了一般对应甲虫的打法:把资源拿在手上(当然,瓢虫的出现彻底粉碎了这个幻想)
发条系统的威胁,令对手很可能会考虑将资源放到“可以被我方兑换的位置”,这时,就彻底走上不归路了。
回到朱诺的话题,假如朱诺出于墓地控书的考虑,长期不发动效果,她与黑魔导还有区别吗?答案是,有。因为她具备发动效果的能力。发动效果的能力,就是能作出的对对方的压力。
没有错,我将朱诺给予对方的压力,甚至上升到与朱诺本身效果能力值相比较的地步。因为效果,能创造价值;而压力,具有战略意义。
有人抱怨:“说了那么一大堆甲虫的例子,结果描写朱诺的只有几句话。”别急,我会在下一节中重点分析。
三:置顶段落,坑的作用,压力理论三者的结合点。
假如在竞技过程中模拟一套多米诺骨牌,那么朱诺和书院的存在应该就是第一块骨牌了。
好的,坑的作用,第二,显然是为了保护朱诺,同时舒缓奥义检索死灵的压力。
第二条是显而易见的,毕竟坑的作用必然是打断对方展开,保护自己的战力。但如果认为一切理解到这里就结束了,那是不对的。保护,是一个防守的词语,而在那之后,才是重点。
没错,在防守背后,是坑的进攻性。没错,是进攻性。甚至用更夸张的说法,我们可以理解为坑的输出性。
输出,不是指血量的输出,是指对对方牌的输出。
之所以说朱诺和书院的存在是第一块骨牌,是因为它们的存在能正面提升对手的压力,(重点)促进对方将资源由不可兑换区域转移到可兑换区域,简称解场。
为什么要将解场用这么长一段话形容?这就要结合置顶段的思想,资源兑换。当对手逼于无奈要使用资源来解场的时候,就是不断地以坑换怪的时候,而且,朱诺本身也有除去作用。
很多时候,我们不必担心场真的被解,因为我们用红坑节省下来的奥义是具有反扑能力和重整战局的能力的。
当然,对方实力强大的话,在解场之后能压场便没有办法了。但这种情况少有发生,因为这套打法的思路,可以用“泄洪”去理解—将对手的蓄爆控制在压场与解场资源总和底线之下。具体操作流程,请玩家在实战中感受。
Q2:刷书与控墓之间的平衡是怎样达到的?
A2:(以下讨论均假设手里有恶灵,墓地的蜡板不计入书的数目,比如我说的墓地有三本书,那么这3本书默认不包括蜡板)
首先要说明一点,墓地的书绝对不是越多越好。有的玩家喜欢月亮奥义创造水书一套,中途还用一本律法,这个操作绝对是不好的。
我们为什么要控书?我之前提到过,魔导是一套“资源立体化循环利用”的卡组,其中的理由,除了我之前说过的书院回收外,还有一个理由,就是魔导极强的检索能力。我们比其他玩家更注重自己的卡组还剩下什么。书刷得太多,将导致要用的时候发现已经刷完(比如急需1000攻时的水书),或者卡组魔导书浓度太低,第二或者第三只朱诺跳不出来。
回到正题,那么一个可控的数目是多少呢?在没有朱诺的情况下,我会将墓地的书控成三本。为什么是三本呢?第一,三本刚好可以发动恶灵的除去效果;第二,三本可以在发动恶灵效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持卡组书的浓度;第三,三本可以保证对方回合恶灵发动完效果,书院再回收恶灵后,墓地为空,这样就可以用操作弥补月亮书的卡手率。
那么有朱诺的情况呢?其实这个不难思考,根据以上的思路,只要在三本的基础上算上朱诺一到两个回合发动效果的cost,则根据战局控制在四到五本左右就可以了。
Q3:前期只有书士站场怎么办?
A3:这是我在蒸笼时期思考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我之前是下了三龙女和两个抢钱壶来解决问题的,虽然我现在不用龙女了,但我依然一直颇满意那个配置。(不用龙女是因为环境重坑了,龙女面对坑还是比较无力。)
书呆子的出现其实对魔导的影响比我们想象中大,甚至大到可以影响魔导体系。可能有人觉得我言过其实,但不得不说书呆子非常重要。
诸君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经常发动朱诺的效果吗?我不知道你们的答案,起码我不是。我惯用恶灵和坑来控制游戏节奏而不是朱诺。当然,我没有说孰优孰劣,只是个人习惯。
在我看来,其实我们本质上需要的,是一只出场代价低廉,有一定打点的魔法师族。朱诺用她的高效果能力来奠定了我以上的“兑换论”,但假如朱诺从来没有出现过,魔导的打法其实可能也是大同小异—很多时候,恶灵和书院才是主角。
往日,我非常担心卡组战力不上手,书士数值太低不足以站场,R2又没有太出众的能力。书呆子(扫兴书呆魔术师)的出现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一只廉价的2700打点,能渡过最艰难的1-2个回合,就足够了。
Q4:T1做书士标准场还是通招教士检索朱诺?
A4:在日光君的帖子里,日光君的选择是做书士标准场。而下文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说是应该先通招教士尽快检索朱诺。
其实这个问题双方都有道理,这个是要看不同情况的。下面给出评判标准:
1.先攻且手牌多书:做书士标准场。因为手牌多书意味着少实坑,需要一个比较稳定的局面来平稳度过前几轮凶残的时期。而且多书意味着教士检索完朱诺之后卡手风险较低。
2.先攻且手牌少书:做教士检索朱诺。少书一般表示有一定数目的坑,可以期待第一轮不被对方拉开太大优势。所以要趁坑还没消耗完之前做出朱诺来顶住对面的资源而不是用红坑去消耗。而且在少书的情况下做书士标准场会导致教士检索的朱诺存在卡手风险。
3.后攻坑顶不住但不死:做教士检索朱诺。有人问:为什么坑顶不住了还要做教士检索?因为既然坑顶不住了,就更应该尽快检索出朱诺解场来扳回劣势。书士标准场在那种情况下是苟不了多久的,而且这会导致之后朱诺跳不出来,被对面耗死。
4.后攻且对面将做出朱诺解不了的场:做书士标准场。很简单,不能让对面做出连朱诺都解不了的东西,到了那种地步就输了。所以无论消耗多少资源都要避免这种情况。即使要面临朱诺卡手的风险,但这是唯一机会。
5.后攻且对面慢速:道理如同先攻,看手牌书的数量。
Q5:要不要T1出朱诺?
A5:一般不会,但有几种特殊情况:
1.手牌有两只朱诺,或者一朱诺一教士。这是什么道理呢?其实是引诱对面出资源解掉朱诺,然后我们用手牌的朱诺去反解掉对面的资源,达到置顶段中资源兑换的效果,来稳固第二只朱诺书院恶灵场。
2.手牌只有月亮创造而没有奥义,能做出墓地月亮创造场上恶灵书院,但没有书士。这种情况就可以考虑跳朱诺去站场了。
3.手里只有三书,做完书士标准场之后只剩下1书,而且对面速度很快。
主要是以上三种,还有其他特殊情况留待读者自己发掘。
Q6:蜡板的数目1还是2?
A6:曾经有一个理论是2蜡板可以有效降低魔导的操作难度。我个人非常同意。但是,在对魔导的熟练度达到了一定水平的时候,我个人建议1蜡板比较好。
假如蜡板肯乖乖被检索上手或者后期自然上手,那固然很好。但最糟糕的情况是,起手不能做出书士标准场而上手蜡板,这就直接相当于少抽一根。
当然,2蜡板的好处相信我不用详细分析,用过魔导的大家都明白。但我希望的是,大家可以为了追求更大的流畅度,用操作去弥补1蜡板的缺憾。
对于我来说,流畅度才是魔导永恒的研究方向。
五:关于攻宣坑的“枪剑模型”
之前一直不懂为什么有很多上位玩家喜欢在魔导中投入圣防,尝试投入后慢慢觉得其实还算好用,却然不知其所以然。真正理论化还是在看银魂的时候才突然想到的。
银魂中,巡警组的佐佐木有一个战斗姿势,就是一手拿枪一手拿剑。在低等级的战斗中,枪的存在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在高等级的战斗中,往往枪就不能完全达到控场,就需要用到新的战法:以枪定位,以剑输出。
简单地说,就是用枪的瞄准限制对方的行动方向,或者预判对方对枪作出的对应方式,从而令剑起到应有的输出。
回到魔导的话题。魔导的攻宣坑,除了在平时单独发挥作用,更多时候是和明的恶灵产生配合。比如最常见的通过战斗阶段骗走恶灵,然后main2的时候展开。这时,恶灵就起到了限制对方行动方式的作用,在set下恶灵的瞬间,我们就可以预判到对方一定会先进战阶,这时的剑就起到的最大的作用。
“枪剑理论“的延伸:假恶灵。
在“枪剑理论“中,枪往往不是真正发挥作用的,它只是起到一个限制和预判的作用。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魔导信息公开的特点,迷惑对手。
比如我们手牌有圣防,墓地的书足够。手里的朱诺正在卡手,通招书士时有什么好的选择呢?在情况允许下,我们可以考虑检索一本恶灵,然后set下圣防过。检索恶灵的操作,意在迷惑对手,令其下意识地觉得那set卡就是恶灵。这时,恶灵就起到了枪应有的作用,哪怕它甚至没有set下去。
六:魔导的外挂们
1.白龙系统:这是我之前在蒸笼环境一直信赖的外挂,爆发力非常高,但很怕坑。适合在坑普遍较少的肉搏环境。现在豆饼横行,实坑遍地,龙女不适合在这个环境生存。
2.灵灭:前一段时间测试的外挂。理论上克制很多卡组,比如蒸笼,光道蒸笼,龙骑,偶尔打打豆饼。但实际上感觉没有太大个人能力,单卡发挥未如理想。适合在side生存。
3.升灵:之前看见有上位卡组投入升灵,好奇之下测试了一段时间。只能说比想象中差不少。这样理解升灵吧,升灵的身材决定了他必须依靠坑才能生存,但对面为了解升灵会不断用下级来攻击升灵。假如每轮能稳定恶灵固然最好,但假如断恶灵就要开始用红坑来顶下级怪,这就被对方完成了资源兑换,而我方则陷入被动。而且还是那句,现在豆饼横行,不是升灵应该存在的环境。
4.红甲:颇有实力的外挂,虽然我现在的卡组并没有投入,但我不否认红甲确实具有比较优秀。各位如果有投入红甲的意向我并不反对。
5.手坑:个人风格还是不喜欢手坑。因为魔导在阵势成型前是比较不稳定的,我们不能投入一些不一定能准时发挥作用的卡(甚至在大多数时候不能发挥作用)。而且现在环境偏慢,而且重坑,对于展开的要求普遍不高,手坑的意义不大。
大概提到这些,还有其他外挂欢迎讨论。
结束语:从801跟到现在,每期都有新的打法,不经不觉就把魔导当做本命了。希望能与各位分享自己的体系,互相交流才有进步。
四:魔导的日常
之前的段落都在阐述魔导的大思路,一下介绍一些日常的操作,当然,里面会体现之前的指导思想。
Q1:卡组魔导书(不算书士)的数量大约多少?
A1:日光君给出的数据是16-卡组一半,个人感觉这是科学的。我个人长时间实测,认为可以这样分类。
16-17本书:满朱诺的话卡手风险较大,一般投入16-17书的卡组都只带2甚至以下的朱诺。而且此类卡组以魔法师族下级战力为主,比如前段时间(蒸笼3无小龙时期)上位的“吴克魔导(各种和尚)”,还有红甲甚至lily等。
18书:满朱诺的话存在一定卡手风险,但收益值得承受风险,所以通常18书就可以满朱诺了。这种魔导速度偏慢,出朱诺的难度上升,但出场成功后,由于有更多卡位投入红坑,就能更好地保护朱诺。在没有朱诺的时候,以其他下级为战力。
19书:速度偏快,朱诺卡手风险基本能降低,第二只朱诺将承受一定卡手风险。进攻能力较强,续航能力也较强,但控场能力相对于以上两种类的魔导而言则显得有点不足,当然,也可以接受。
20书:速度更快,基本没有朱诺卡手的问题。但朱诺不上手的时候则存在生存问题,而且朱诺出场后不能很好地保护朱诺,但后续能力较足,只要朱诺不被除外,一般而言都能再次制造攻势。总而言之,是一套比较高速爆发流的魔导。
以上魔导除了16书以外我都用过,均为大体感觉,具体实战感受要依靠个人操作。
创建时间
14年3月最后回复
14年3月- 1
回复
- 3.0k
浏览
- 1
用户
- 1
链接